学院动态
站内搜索
学院动态
光影叩问历史真相
帧影镌刻不屈抗争 ——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观看《南京照相馆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9-08

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引导广大党员同志铭记抗战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,厚植爱国情怀。9月4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,并邀请学校宣传部统战部党支部党员同志共100余人集中观看影片《南京照相馆》。

      影片以一家普通照相馆为叙事载体,以个体命运的起伏折射国家与民族的沧桑历程,展现了战乱年代里,普通民众在苦难中坚守的坚韧品格、互助友爱的善良本性与深植心底的家国情怀。观影过程中,全体党员神情肃穆、专注投入,不少同志被影片中厚重的历史质感与闪耀的人性关辉深深触动。大家一致认为,这部影片不仅是一部具象化的历史教科书,更是一次直击心灵的思想淬炼,让“铭记历史,吾辈自强”的时代命题有了更真切的历史分量与现实考量。

观影结束后,师生党员们展开热烈讨论,深刻认识到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使命。

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高满良老师表示:怀着沉痛的心情看完《南京照相馆》,影片中那些普通个体在国难当头时展现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,深深触动了我。他们或许只是烽火中的一粒尘埃,却用坚守与勇气,勾勒出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。影片深刻地警示我们要勿忘国耻、铭记历史。更要明白今天我们所享有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浇灌、用生命守护的结果。作为中华儿女,我们要深知肩上的责任,不仅要传承先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血脉,更要将这份铭记转化为建设伟大祖国的实际行动。

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党支部毕璐同学认为:观看《南京照相馆》,内心满是震撼。影片展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残酷,让我深知战争之痛。对比9.3阅兵时国家的强大,更觉和平来之不易。我们应铭记历史,奋发自强,不让悲剧重演,以先辈为鉴,守护今日之和平。

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党支部吴晓锦同学说到: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格外动人:众人在照相馆躲避危险时,老金拉动照相背景布,展示北京故宫、杭州西湖、武汉黄鹤楼、万里长城等各地名胜风景。大家念着这些地名,眼中满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向往。那一刻,我深刻感受到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 。阿昌的邮差编号1213,正是南京沦陷的日期,这个数字承载着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。影片高潮处,阿昌面对日军摄影师伊藤,用尽最后力气吼出南京的地名:教敷营!雨花台!挹江门!中山门!中华门!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么糟蹋! 这声声呐喊,不仅是一个人的抗争,更是整个民族的怒吼和回响。

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党支部马洁冉同学说:作为大学生党员观众,我感受到这不仅是一部电影,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和哲学课,历史的真相存在于那些定格的影像之外,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解读与传承中。作为大学生党员,我们应当有勇气直面历史的复杂性,有智慧分辨历史的真相,有责任传递历史的记忆——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,也是对未来最负责任的态度。

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党支部申建安同学认为:观看了《南京照相馆》这部影片后,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。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无法原谅的,屠戮无辜百姓、活埋、枪杀、凌辱妇女等等,每一幕都刺痛着国人的心。我们现在的和平盛世来之不易,是无数先烈抛头颅、洒热血换来的,我们理应铭记历史,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,以复兴中华为己任,走好新一代人的长征路。

学生党支部赵昱铭同学认识到:“我们不是朋友”这句台词,是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中主角阿昌在面对日军摄影师伊藤虚伪的“友善”时,所做的冰冷而决绝的回应。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:“谁是我们的敌人,谁是我们的朋友,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”。真正的友谊建立在平等、尊重和共同记忆之上,而不是建立在武力胁迫与虚伪表演之上。历史的血泪教训警示我们,必须时刻保持清醒,分清谁是真朋友,谁是不共戴天的敌人。有些界限,永不可逾越;有些真相,绝不能遗忘。

学生党支部施瑞清同学认为:《南京照相馆》这部电影最让我震撼的,是照片里中国人的脊梁。那位冒着生命危险为同胞争取活命机会的苏柳昌,那些在废墟中互相搀扶的幸存者,他们用沉默的镜头告诉我们:苦难可以摧毁我们的城市,但永远打不垮我们的民族魂!今天,我们站在和平的阳光里,更要记住这些照片背后的代价。它们不是陈旧的档案,而是活生生的警钟——提醒我们:落后就要挨打,强大才能自立。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,我们要把这份痛楚化作力量,让祖国更强大,让历史永不重演!

本次主题党日观影活动不仅丰富了组织生活形式,更强化了学习教育实效。通过回顾历史、感悟初心,全体党员进一步筑牢了理想信念根基,深化了对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认识。大家纷纷表示,要将观影带来了思想共鸣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,努力成长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新时代思政人,真正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到实处,以史鉴明方向,以奋发开新局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普贤植/文,赵昱铭/图

上一条: 无
联系我们 | 领导信箱
COPYRIGHT© 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设计制作: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