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,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、理论性和针对性,3月6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2025年春季学期集体备课活动。
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》教研室新入职的陶娜老师对第十二章“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”第一节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进行了课堂展示。陶老师对“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”的逻辑要义、科学内涵、价值意蕴进行了讲述,对其理论逻辑、文化逻辑、实践逻辑进行了讲解。同时,备课会传达了学院新学期工作要求,对本学期集体备课活动进行部署安排,并对本教研室未来发展建设进行了讨论,力争在教学比赛、教研项目申报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。
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教研室新入职的刘永发老师结合学科特点,以问题为导入,讲授了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》,引导大家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过程、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等。在教学中,刘老师呈现出饱满的精神状态、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独特的教学风格。听课领导和教师及时开展评课活动。对刘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,既肯定了优点,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面、中肯的建议,刘老师虚心听取了听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,并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,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。
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教研室对上学期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,讨论了本学期实践活动方案。上学期所有班级均按照实践大纲和方案进行实践教学,实践形式多样,内容丰富,凸显专业特点。如在音乐舞蹈学院的“歌唱祖国-最忠诚爱国者”,美术学院的“画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书写家风家训”效果较好;其他师范类专业的师生同上一堂课等活动;参观“三元宫”,“中国梦•我的梦”演讲比赛,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研报告、法制观影或情景剧等活动可进一步优化。明确了本学期要统一和自选结合,推动提质增效,精选1~2个实践活动,紧紧围绕思想道德观与法治观进行。
《形势与政策》教研室由陈惠敏主任主持。陈惠敏领学了《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“形势与政策”课建设的若干意见》;对《形势与政策》的课程标准、授课计划、考核方式等内容做了详细说明;对如何讲好《形势与政策》课程,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, 与会教师广泛参与讨论。教学副院长李禹潞对《形势与政策》课程教学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教学文件要齐全,认真备课;二是教学管理要严格,精准施教;三是教学内容要统一,规范教学。
本次各教研室的集体备课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。通过深入交流与研讨,教师们在教学理念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等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,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加强思政课建设,不断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,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。